校长办公室:0553-8795000/3913500 招生咨询:0553-3913567 人才招聘:0553-8795011

学工之家
COUNSELOR WORKSHOP
【导员心语(二十四)5】走出 “算命” 迷雾,重寻心灵坐标
学生处 2025-06-12

一、案例背景

A 同学在班级担任心理委员。在同学们眼中,心理委员应积极传递正能量,关心同学心理健康。然而,A 同学却因个人对 “算命” 的痴迷,给班级氛围和同学关系带来了不良影响。

二、案例描述

1.“算命” 行为引发不满:A 同学热衷 “算命”,不仅私下为个别同学和老师 “算卦”,还经常在班级群里发表算命相关言论,宣扬诸如运势预测、命理分析等内容。这一行为引发部分同学反感,他们认为这些言论缺乏科学依据,且影响班级风气,于是向辅导员反映情况。

2.沉迷 “算命” 影响生活:辅导员深入了解后发现,A 同学对 “算命” 的痴迷程度远超想象。他常常熬夜在网上学习 “算命” 相关内容,还从网上找了一些“客户”通过“算命”挣钱等,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。长期熬夜致使他在课堂上精神萎靡,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成绩也有所下滑,出现逃课现象。

3.人际交往出现问题:除了沉迷 “算命”,A 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问题。他自恃成熟,觉得同学们的想法幼稚,不屑与大家交流。这种态度导致他与同学们的关系逐渐疏远,班级活动中也显得格格不入,进一步加剧了班级内部的矛盾。

三、问题分析

1.个人认知偏差:A 同学对 “算命” 的过度痴迷,反映出他在认知上存在偏差,未能正确区分科学与迷信。可能由于自身对未知事物的好奇,加之缺乏科学的引导,让他在网络上也有了部分“收入”,导致他陷入 “算命” 的误区。

2.角色定位不清:作为心理委员,A 同学没有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。心理委员应关注同学心理健康,传播积极向上的观念,而他的 “算命” 行为却与此背道而驰,给班级同学带来了消极影响。

3.人际交往障碍:A 同学自恃成熟、不屑与同学交流的态度,反映出他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。这种高傲的态度可能源于他对自身的错误认知,阻碍了他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关系,进而影响班级和谐氛围。

四、解决方案

1.思想引导:辅导员与 A 同学进行深入的谈心谈话,从科学的角度剖析 “算命” 的不科学性,通过列举实际案例,让 A 同学认识到迷信 “算命” 可能带来的危害。同时,推荐一些关于科学思维、心理健康的书籍和文章,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2.强化角色认知:与 A 同学一起重温心理委员的职责和使命,明确其在班级中的重要作用。鼓励他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活动,关心同学需求,用正确的方式为班级同学服务,帮助他重新找回在班级中的角色定位。

3.人际交往指导:针对 A 同学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,辅导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。如教导他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,鼓励他主动参与班级活动,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。同时,安排性格开朗、善于沟通的同学与 A 同学结成帮扶对子,帮助他融入班级。

五、经验与启示

1.加强科学教育:应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,通过开设科学相关班会、举办科普讲座、推荐一些科学书籍等方式,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认知观念,避免陷入迷信误区。

2.重视学生干部培养:对于学生干部,不仅要注重选拔,更要加强培养和指导。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,明确其职责和使命,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,确保他们能够在班级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。

3.关注学生心理健康: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,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。通过谈心谈话、心理辅导等方式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,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4.家校联动:辅导员可以多与家长建立沟通桥梁,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,共同制定帮助计划,让学生能够摆脱对算命的沉迷,改善人际关系,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。

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汪文霞2025年第5期第5篇,总第24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