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亲爱的同学们:
当代码敲过无数个日夜,当项目经历逐渐填满简历,你们即将迎来大学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——实习。这不仅是从校园迈向职场的过渡,更是一次重新认识自我、探索职业方向的宝贵契机。作为你们的辅导员,深知此刻的你们既充满期待,也可能怀揣迷茫。今天,导员想和大家聊聊关于实习的那些事,希望能为你们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一、起步阶段——重新定义成长的边界
(一)理论与实践的破壁之旅
在课堂上,你们学习了数据结构中精妙的算法,掌握了操作系统的运行原理,也熟悉了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。但这些知识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如何运用,实习便是最好的答案。理论与实践的碰撞,能让你们真正理解知识的价值,也倒逼自己发现知识体系的漏洞,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。
(二)职业方向的试错与校准
计算机行业细分领域众多,软件开发、人工智能、网络安全、云计算……每个方向都有独特的技术要求和职业发展路径。实习就像一把钥匙,能帮你们打开不同领域的大门,亲身体验工作内容,判断自己是否真正热爱和适合,提前试错能避免毕业后盲目择业,让职业发展少走弯路。
(三)人脉资源的原始积累
实习期间遇到的导师、同事,乃至其他实习生,都可能成为未来职场的宝贵人脉。他们不仅能在技术上给予指导,还能分享行业动态、内推优质岗位。我们需要知道,在职场中发生武侠小说中的“贵人相助”,往往始于实习阶段的真诚交流与积极表现。
二、准备阶段——从简历到面试的通关秘籍
(一)让技术能力“说话”
在简历中突出项目经验,在就业中企业可能会更看重实战能力,在简历中将参与过的课程设计、竞赛项目、开源贡献等详细罗列会更加“吸睛”。描述项目时,采用“项目背景+技术栈+个人职责+成果数据”的结构。根据不同公司、不同岗位的职位描述调整简历重点,应聘后端开发岗,突出Java、数据库等技能;应聘算法岗,则强调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项目经验。
(二)面试突围:技术与软实力的双重考验
1.技术面试准备
刷企业真题,熟悉企业面试套路,针对较为高频考点,整理自己的理解和答案。对简历上的每个项目做到了如指掌,预想面试官可能提出的问题,如“项目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如何解决?”“为什么选择这个技术方案?”。
2.综合面试技巧
在面试中清晰表达观点,遇到不懂的问题,不要直接说:“我不会”,可以尝试分析思路,展现学习能力和思考过程。同时分享项目中与团队成员合作的经历,强调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贡献,以及如何处理意见分歧。提前研究公司文化和价值观,在面试中体现对公司的认同感。
三、从“学生思维”到“职场人”的蜕变
(一)角色转换——接受职场的规则与节奏
在校园里,老师会主动传授知识,但职场中需要主动提问、主动学习,遇到不懂的问题,优先通过查阅资料、请教同事解决,解决后及时向公司及校内的导师反馈进展。同时,定期汇报工作成果,让领导了解你的工作状态。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,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。实习初期可能会面临任务量大、难度高的情况,学会使用甘特图、番茄工作法等工具合理规划时间,避免拖延。
(二)人际关系——构建和谐的职场生态
尊重企业及校内的导师的工作经验和指导意见,主动寻求反馈。每周与导师进行一至二次工作复盘,询问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。保持谦虚友善的态度,积极参与团队讨论。当同事遇到技术难题时,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。需要同事配合时,注意沟通方式,明确需求和时间节点。不随意议论同事和领导,不传播负面情绪,不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。保护公司信息安全,不泄露代码、数据等敏感内容。
(三)压力应对——在挑战中锤炼韧性
实习期间可能会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、复杂的技术难题,甚至偶尔的批评指责。这时候,学会调整心态至关重要。可以通过运动、听音乐等方式释放压力;遇到技术瓶颈时,将其视为提升能力的机会,查阅资料、向他人请教,逐一攻克。记住,每一次克服困难的经历,都是成长的勋章。
勇敢地去拥抱这段独特的经历吧!愿你们在代码的世界里肆意驰骋,在团队协作中收获真挚情谊,在每一次挑战中实现自我突破。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,你们满载着成长与蜕变归来,带着自信的笑容和熠熠生辉的履历,站在更高的起点,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!
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:杨洋(2025年第5期第6篇,总第24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