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读完马伯庸的《长安的荔枝》,我仿佛跟随主人公李善德穿越回了大唐盛世,见证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荔枝转运之旅。在这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,李善德凭借着智慧、勇气与坚韧,最终将岭南荔枝成功送抵两千多公里外的长安城。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,远不止于故事本身,更让我在辅导员的工作中,给了我诸多借鉴和启示。
一、于细微处洞察,护学生成长之基
李善德在接到荔枝转运任务后,没有盲目行动,而是深入岭南,实地考察荔枝的生长环境、采摘条件以及运输路线。他关注到每一个可能会影响到荔枝保鲜的细节,从荔枝的品种选择到保鲜方法的尝试,从运输工具的改进到驿站设置的规划,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。
这让我深刻认识到,辅导员工作同样需要这种“于细微处洞察”的能力。大学生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群体,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。辅导员工作需要以细心、耐心和责任心“三心”,洞察秋毫。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状态、情绪波动、人际关系、日常更新状态等各个方面,及时发现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惑。就像李善德关注荔枝的每一个细节一样,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成长节点,在诸如刚入学、期末考、重要比赛、实习、就业、考研等重要阶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,帮助学生解疑答惑,筑牢成长的根基。
二、以坚韧破困境,助学生逆风飞翔
在荔枝转运的过程中,李善德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。运输路线漫长且复杂,荔枝保鲜难度极大,各方势力的阻挠和算计更是让他举步维艰。但他没有放弃,而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,一次次地尝试新的方法,一次次地克服困难,最终完成了任务。
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,各种困难和挑战也会接踵而来。有的学生可能面临学习上的压力,因期末挂科而感到沮丧懊恼;有的学生可能遭遇人际关系的问题,与室友产生矛盾而感到孤独;还有的学生可能在职业规划上感到迷茫,不知道未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。作为辅导员,我们要像李善德一样,成为学生坚实的后盾。在学生遇到困难时,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,帮助学生分析问题、寻找解决办法,助力其在逆境中也能勇敢地飞翔。
三、凭协作聚合力,引学生携手共进
李善德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要想成功转运荔枝,必须依靠各方的积极协作。他与岭南的果农、商队、驿站官员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大家齐心协力,共同为荔枝的运输出谋划策、贡献力量。
辅导员工作也离不开协作与沟通。我们要与任课教师、家长、学生干部等形成紧密的工作合力。任课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专业反馈,家长可以给予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和关爱,辅导员与家长保持沟通,形成家校合力,共同致力于学生更好的成长。学生干部可以协助我们开展班级管理和学生活动,上传下达,很大程度上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,提升效率。通过各方的协作,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,引导他们携手共进,共同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四、持初心守使命,伴学生逐梦前行
李善德在完成荔枝转运任务的过程中,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。他不仅要将荔枝送到长安,还要确保荔枝的品质和数量,为皇帝的寿宴增添光彩。
作为辅导员,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,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。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,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在学生逐梦前行的道路上,我们要陪伴他们左右,为他们指引方向,为他们加油鼓劲,让他们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、更加自信。
《长安的荔枝》就像一面镜子,让我在辅导员的工作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以李善德为榜样,于细微处洞察学生的需求,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破除学生成长中的困境,凭借协作的力量聚合各方资源,持守初心和使命守护学生的梦想。我相信,只要我怀揣着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,不断努力,就一定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,书写出属于我们辅导员的精彩篇章。
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:尹双妹(2025年第6期第4篇,总第25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