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亲爱的同学们:
盛夏的阳光热烈而明亮,正如你们正绽放的青春。暑期时光,既是一次身心的休憩,更是一场成长的远征。站在学期的终点与新阶段的起点,如何让这段自由而宝贵的时光既不负韶华,又充满意义?作为陪伴大家成长的辅导员,我想与你们分享几点思考与建议。
一、学海无涯,以勤为楫
真正的自由,源于对时间的掌控;真正的底气,来自持续的积累。暑假是沉淀知识、拓宽视野的黄金期。学习不应因假期而停滞,而应因自主而深化。
1.专业精进,筑牢根基
无论是温习薄弱课程、预习新学期内容,还是备考四六级、计算机二级或其它职业资格证书,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。每天坚持2~3小时的高效学习,积跬步以至千里。
2.广泛阅读,丰盈心灵
读一本经典文学,感受文字的力量;翻一册社科著作,理解社会的脉络;学一项技能(如PS、编程、摄影),让兴趣为未来赋能。书桌前的每一分钟,都在为人生埋下惊喜的伏笔。
3.线上学习,突破边界
MOOC、博思平台、行业公开课……互联网打开了知识的宝库。选择一门与专业相关或兴趣所在的课程,让学习突破校园的围墙。
二、躬身实践,以志为帆
“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。”青春的价值,需要在实践中淬炼。实践是青春最生动的课堂,而你的每一次尝试,都在为未来铺路。
1.社会实践:触摸时代的脉搏
参与乡村振兴调研、社区志愿服务或公益项目,用脚步丈量土地,用眼睛观察民生。你会发现,课本上的理论在现实中鲜活起来,而你的视角也将因“接地气”而更加开阔。
2.专业实习:叩响职业的大门
主动联系企业或机构实习,哪怕从基础岗位做起。职场中的团队协作、问题解决甚至挫折应对,都是课堂无法复制的“必修课”。
3.生活体验:感悟平凡的珍贵
尝试打工、摆摊、家教等兼职,体会劳动的不易与收获的喜悦;或走进菜市场、医院、工地,读懂生活最本真的模样。
三、情感滋养,以爱为锚
爱是双向的河流,你投入的每一分陪伴,都会在未来化作支撑你的力量,暑期是弥补亲情缺位的最佳时机。那些被学业匆忙搁置的温暖,需要用心重启,陪伴家人,教父母使用智能手机,陪爷爷奶奶散步聊天,为家人做一顿饭……这些微小的事,会成为他们珍藏一整年的甜。旧友重逢,共话成长,与高中好友相聚,分享大学的见闻与困惑,你会发现,彼此的成长轨迹虽不同,但那份真诚的支持始终未变。
四、身心康健,以韧为舟
没有健康的身心,再精彩的计划都是空中楼阁。规律作息,拒绝“假期综合征”少熬夜、少刷剧,用晨跑代替懒觉,用阅读替代网游。良好的生物钟是高效假期的基础。
1.坚持运动,锻造体魄
每天跳绳30分钟、学习游泳或骑行探索城市……运动不仅能释放压力,更能培养坚持的毅力。
2.心理调适,轻装前行
如果感到焦虑或迷茫,不妨写日记、冥想或与信任的人倾诉。心灵的“暑期作业”,是学会与自己和解。健康的你,才是人生赛道上永远的赢家。
五、探索世界,以梦为光
青春需要诗意的栖居,也需要远方的召唤。
1.短途旅行:用学生证优惠,去一座古镇感受历史,或到海边看一次日出。
2.文化体验:参观博物馆、艺术展,在审美中沉淀气质。
3.记录美好:用vlog、手账或摄影,将夏天的故事定格成永恒。看过的风景、遇见的人,终将内化为你的格局与胸怀。
同学们,暑假不是躺平的“沙发期”,而是升级自我的“增值期”。无论是学习、实践、陪伴还是探索,关键在于主动选择,而非被动消磨。愿你们在盛夏的阳光下,既能脚踏实地耕耘,也能仰望星空筑梦。待到秋风送爽时,愿我们重逢的,是一个更成熟、更坚定、更闪闪发光的你!
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:张玉雪(2025年第6期第8篇,总第25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