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长办公室:0553-8795000/3913500 招生咨询:0553-3913567 人才招聘:0553-8795011

学工之家
COUNSELOR WORKSHOP
【导员心语(二十六)1】不做盲盒人生:Labubu浪潮中的大三理性成长课
学生处 2025-08-02

尖耳朵、圆眼睛、锯齿状牙齿……近期,全球最火的潮玩莫过于这只长着獠牙的小精灵——Labubu(拉布布)。当Labubu以其独特形象风靡年轻群体,这个颠覆传统的玩偶不仅是消费符号,更是一面映照Z世代价值观的镜子。作为即将带领你们步入大三的辅导员,我认为Labubu现象背后,正藏着引导大家理性成长、构建价值罗盘的重要契机。透过它,我们能清晰看到大家在个性表达、社交认同、欲望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困惑。

“丑萌”看自我:个性非标签,定位在内心

Labubu打破“甜美”范式,其“怪异即自由”的哲学,本质是Z世代对单一价值的反叛。日常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同学正处于“个性探索期”:有人为独特而盲目跟风小众,有人误将标新立异等同于独立人格,甚至陷入“为不同而不同”的群体模仿。这如同Labubu设计师龙家升的坚持——真正的个性源于内在笃定,而非符号堆砌。

学习上,看到同学方法有效就盲目照搬;考级、考证、考研随大流,缺乏明确规划;电子产品消费攀比,不顾经济实力… 这种“从众式特殊化”,是自我认知尚不成熟的表现。请记住:市场营销的“差异化竞争”,根基在清晰定位自身优势;财务管理的“风险评估”,前提是对自身状况的理性认知。如同Labubu成功于对“非完美”的深度挖掘,你们的个性成长,应建立在专业特质与兴趣禀赋的深度探索上,而非追逐表面标签。

社交货币双刃剑:热爱需真诚,认同靠实力

贝克汉姆女儿赠送Labubu引发的全球跟风,隐藏款天价溢价,暴露了“情感资本化”的群体无意识。大家正值社交需求旺盛期,“被看见”的渴望容易陷入“符号消费”漩涡。

曾有市场营销专业同学研究“盲盒营销提升品牌溢价”,却忽视了投机心理对消费理性的侵蚀。这让我想到财务管理的“价值评估”:真正的资产增值源于内在价值积累,而非市场泡沫。我们要学会区分“真实热爱”与“空虚补偿”。财务管理同学不妨计算盲盒消费的“机会成本”,用“沉没成本”分析非理性;市场营销同学应拆解“明星带货”逻辑,识破“情感绑架”套路。Labubu的社交货币终需回归IP内核价值,你们的社交认同更应建立在知识、品德等“硬通货”上。

欲望的迷宫:概率诱惑下,筑牢理性防火墙

“1:48抽中隐藏款”的机制,精准拿捏了人类的赌徒心理,与“即时满足”社会共振。大面临多重选择(考研、考公、就业等),部分同学易被“捷径”诱惑:幻想投机性考证速成竞争力财务管理的“风险与收益”课明确指出:高收益伴随高风险。市场营销的“市场调研”强调尊重客观规律。我常以“人生基础款”作比:如同财务报表中的“固定资产”需长期积累,你们的成长更需要夯实专业基础、打磨核心能力这些“确定性资产”。在概率的诱惑前,理性是守护选择的坚固防火墙。

情绪消费边界:治愈勿依赖,自主是根本

神经科学证实Labubu通过刺激催产素分泌制造情感依赖,这与校园“孤独经济”“治愈消费”共振。大学业压力与未来焦虑交织,部分同学将购物(盲盒、奶茶、游戏皮肤等)作为情绪出口,构建虚假安全感。有同学在朋友圈坦言:“开盲盒瞬间兴奋,过后更空虚。”当“塑料茅台”成精神支柱,主体性便悄然让渡。

结合财务管理的“现金流管理”,我引导大家建立“情绪账户”概念:如同企业需平衡现金流,个人也要管理情绪收支,避免过度依赖“消费充值”。在“非物质治愈”分享会上,有市场营销同学用调研方法分析自身消费心理,拆解情绪需求(社交、成就感等),寻找低成本满足方式。这让我们明白:真正的情绪价值源于对生活的掌控感——如同“预算管理”带来的财务安全感,精神自主的根基在于清晰认知与理性满足自我需求。

校准价值罗盘,做人生的“确定款”

Labubu如多棱镜,折射出Z世代在自由渴望与价值迷失间的挣扎。当你们即将步入大三,站在专业与职业的十字路口,比追逐“隐藏款”更重要的,是成为自己人生的“确定款”。 作为辅导员,我期望借助这些鲜活现象,引导大家:

将反叛精神转化为独立思考能力;

将社交热度转化为价值判断的冷静;

将盲盒诱惑转化为欲望管理的智慧;

将情绪依赖转化为精神自主的底气。

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,愿你们以理性为锚,在Labubu的“丑萌”镜像中看见真实自我。在大三学年,不再被外界符号定义,而是用专业素养与独立精神,书写属于自己的价值密码。

管理工程学院:李梦媛2025年第7期第1篇,总第26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