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在热烈奔放的暑期,无论你们是归家休整还是奔赴社会实践,作为辅导员,既欣慰于你们的成长,也满怀期许。暑期是休整期,更是自我提升的加速期、职业探索的黄金期和未来规划的奠基期。对即将步入关键大三的你们,这个假期意义非凡。在此,与你们共话安全、成长与规划。
一、安全为基:筑牢暑期“防护墙”
追求梦想需激情,更需安全护航。暑期人员流动频繁,隐患增多,请时刻牢记防诈骗“铁律”(如“六个一律”“八个凡是”),务必做到:
不轻信:警惕“培训费”“客服退款”等骗局,遇转账要求必核实。
不泄密:妥善保管身份证、银行卡信息,谨慎连接公共Wi-Fi。
不侥幸:外出告知家人去向,注意交通安全,严防溺水(牢记“六不四牢记”),极端天气及时避险。
留校或本地实践的同学,务必重视宿舍安全:离宿断电锁窗,禁用违规电器,不留宿外人、不酗酒晚归。你们的安全,是我们最深的牵挂。
二、实践为梯:搭建能力“成长架”
同学们,你们即将步入大三,站在专业深化与未来抉择的路口。暑期,是你们将理论融入实践、探索职业方向、积蓄核心竞争力的宝贵时机。
(一)投身社会实践,拓宽视野格局
社区服务显担当。积极参与“文化传承+文明创建+社区共建”的实践网络。运用你们的专业所长,为老旧小区设计更新墙绘,在社区课堂辅导儿童美育,参与非遗文化推广活动。这些经历不仅能提升沟通协作能力,更能让你们深刻理解艺术设计服务社会的价值,培养社会责任感。
企业实习探前路。积极争取进入设计公司、文化传媒机构、互联网企业等相关单位实习的机会。哪怕是从基础岗位做起,也能让你们直观了解行业运作模式、岗位需求、工作流程和职场文化。这将是你们未来求职简历上极具分量的砝码,也是明确职业兴趣的关键一步。
(二)聚焦技能提升,锻造核心竞争力
备考深造,赢在未来起跑线。对于有志于考研的同学,暑期是系统复习、夯实基础的黄金窗口。合理规划时间,攻克英语(特别是四六级备考)、政治及专业课难点。开始收集目标院校信息,了解考试要求。
冲刺竞赛,以赛促学强技艺。积极备战各类高水平专业竞赛(如安徽省环境设计大赛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)。利用整块时间,精心打磨参赛作品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创新成果。去年学院学子在省级以上竞赛中斩获多项大奖的荣光,期待今夏由你们续写辉煌。
攻克证书,提升职业通行力。利用假期集中复习备考教师资格证、Adobe软件认证(如ACCD)、英语等级证书等。这些“硬通货”将显著增强你们的就业竞争力。
精进专业,打磨个人作品集。持续进行创作练习,不断丰富和完善个人作品集。作品集是艺术设计学子求职、升学、展示才华的核心载体,务必投入精力精心打造。
三、规划为笔:勾勒未来“发展图”
大二升大三的暑假,是深度职业规划的关键节点。
(一)深入自我认知与行业探索:
静心思考:我的优势、兴趣何在?未来倾向于就业、考研/留学,还是创业?利用网络资源(招聘网站、行业报告、校友访谈)深入了解设计细分领域(UI/UX、品牌、室内、数媒等)的前景、要求与状态。
(二)明确目标与路径设计:
就业导向:重点打磨作品集,积累实习经验(大三暑期实习是名企跳板),针对性提升目标岗位技能(如特定软件、用户研究)。
考研/留学导向:确定目标院校/专业,制定复习计划,系统学习,准备申请材料(适时联系导师)。
通用技能储备:无论何种路径,持续学习新知识、新工具(如AI设计)、提升审美与跨学科能力至关重要。紧跟数字媒体艺术(人才需求预计高速增长)等时代趋势。
(三)注重身心健康与综合素养:
亲情陪伴:忙碌之余,用心陪伴家人。
深度阅读:阅读《设计中的设计》《用户体验要素》等经典前沿著作,拓宽思维。
健康管理:规律作息、合理膳食、坚持锻炼——强健体魄是应对挑战的基石,避免昼夜颠倒。
这个夏天,是你们迈向大三的蜕变时刻。愿你们不负韶华,收获成长!金秋九月,博艺楼前,期待遇见更自信、成熟、坚定的你们!
艺术设计学院:张旭(2025年第7期第7篇,总第26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