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长办公室:0553-8795000/3913500 招生咨询:0553-3913567 人才招聘:0553-8795011

学工之家
COUNSELOR WORKSHOP
【导员心语(二十七)1】 与青春同行的破雾之旅——写给"盲·忙·茫"中的你
学生处 2025-10-09

亲爱的同学们:

深夜的办公室灯光下,我整理着你们填写的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》,不知道未来该往哪里走”“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感觉在浪费时间”“看着别人都在进步,自己却像被困在原地……这些字句在纸页间跳动,像极了你们年轻脸庞上时而闪现的迷茫。作为陪伴你们走过这段旅程的辅导员,我愿将这些年守望青春的故事与思考,化作一盏温暖的提灯,与你们共同寻找穿透迷雾的方向。

 

一、在迷雾中点亮灯塔:破除的困局

3月,我收到小杜同学的退学申请。这个曾以优异成绩考入电信专业的男孩,在跟我聊天时微信记录里写着“每天上课就像在迷雾中行走,找不到属于我的路。”当我们促膝长谈时,他红着眼睛说:“导员,我按部就班地上课、考证、参加竞赛,可每当有人问我你究竟想要什么,我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。

这让我想起教育学家帕克·帕尔默的话:“真正的好教育,应该让年轻人学会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。”我们常常在招生专业介绍咨询会上看到这样的场景:家长反复比较各专业就业率,学生低头刷着手机里的十大热门职业榜单,却鲜少有人问:你的眼睛会因为什么而发光?你的心跳会为何而加速?

 

 二、在急流中构筑方舟:超越的困境

老师,能给我开个时间银行的证明吗?去年评优季,小张拿着写满三十多个社团活动的简历来找我。这个永远在赶场的姑娘,曾在凌晨三点的急诊室里一边输液一边修改活动策划。但当问及哪个项目让你真正成长时,她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
这让我想起校园里那些永远亮着灯的24小时自习室,想起走廊里抱着电脑飞奔的身影,想起朋友圈里此起彼伏的今天又是16小时高效日。我们似乎集体陷入了一种忙碌崇拜:用排满的日程表证明存在,用熬夜时长丈量价值,用社交媒体的九宫格拼贴人生。但教育的真谛,从来不是把你们变成精确运转的齿轮,而是培养懂得何时该奔跑、何时需静思的完整的人。

今年春天,我在班会课上做了个实验:请你们用不同颜色的贴纸标记被动应付”“惯性重复创造性投入的时间区块。当密密麻麻的红色(被动事务)几乎覆盖整张时间表时,有个男生苦笑着说:原来我所谓的高效,不过是把同样的错误犯得更快。现在的你们,或许需要学会在湍急的时光之河中构筑自己的方舟——在每周留出空白时段与自己对话,在接任务前先问这真的重要吗,在看似无用的哲学讨论课中寻找思维的锚点。

 

三、在旷野中播种星火:照亮的困途

年毕业季,我送走了这样一位学生:他手握四个上市公司offer,却在离校前一天敲开办公室的门:老师,我按最优路径走了四年,为什么反而觉得离自己预想的既定目标越来越远?他的困惑让我想起校园里那些标准的优秀模板,想起评奖答辩会上千篇一律的国家级+省级+校级的成就罗列,想起越来越多学生把人生当作可以预设程序的代码。
  但真正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真正不迷茫的学生又有多少?又有多少学生在家长设定的人生规划道路上越走越迷茫,随之而来的困惑也会越来越多!

 

四、破雾者的自白:让我们互为镜像

在担任辅导员的第个年头,我逐渐懂得这份工作的真谛:不是为你们绘制标准答案,而是守护好那些可能性的火种;不是催促你们赶上某个进度条,而是陪你们找到自己的时区。每当看到你们在专业选择时眼里的挣扎,在考研二战时的焦虑,在求职季的彷徨,我都仿佛看到当年那个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自己。

让我们做个约定吧:当你们在选课系统前犹豫时,我会分享当年转专业学生的跨界故事;当你们为实习焦虑时,我带你们去见见那个把凉茶铺开成非遗文化驿站的毕业生;当你们被内卷压得喘不过气时,我们一起去听退休老教授讲讲慢即是快的人生哲学。教育的魔法,或许就藏在这样真实的生命共振里。

亲爱的同学们,青春本就是带着迷雾的旅程。那些让我们夜不能寐的迷茫,那些看似徒劳的忙碌,那些暂时性的盲目,终将在持续不断的自我对话中,生长出破土而出的力量。愿我们都能保持且行且思的勇气,在某个熹微的晨光中,突然看清自己亲手绘就的生命图腾——那将是由热爱的经纬线编织,用真实的汗滴浇灌,以独特的姿态绽放的,属于你们的最美图案。

 

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朱真真2025年第8期第1篇,总第27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