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长办公室:0553-8795000/3913500 招生咨询:0553-3913567 人才招聘:0553-8795011

学工之家
COUNSELOR WORKSHOP
【导员心语(二十七)3】 在沉淀中锚定方向,于笃行中积蓄力量
学生处 2025-10-17

亲爱的同学们:

当秋风又一次掠过校园的落叶,你们也悄然站在了大学时光的 “中场枢纽”。回望大一的懵懂探索、大二的逐步适应,大三这一年,早已不是可以 “随波逐流” 的缓冲期,而是决定未来航向的 “关键规划期”。作为陪伴你们走过两年多的导员,看着大家从青涩走向沉稳,既为你们的成长欣慰,也想借着这封心语,和大家聊聊 “生涯规划” 与 “学习成长” 这两个沉甸甸却又充满希望的话题。

一、聚焦专业核心能力,筑牢学业 “压舱石”

大三的学习,早已不是 “及格就好” 的浅尝辄止,而是需要构建 “知识体系” 的深度深耕。前两年的课程多是基础铺垫,这一年的专业核心课、方向课则像一张精密的网,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能力。我常听同学说 “课太多跟不上”“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”,其实破解之道在于 “带着目标学”。如果倾向考研深造,就重点攻克专业重难点,梳理学科框架,把每一次作业当作学术思维的训练;如果计划毕业就业,就针对性补充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,在课堂上紧跟老师思路,课后主动查阅文献、参与课题组讨论,甚至尝试将课程内容与行业案例结合分析,才能让知识真正 “为我所用”。

二、主动拓展实践经历,搭建 “校园 - 社会” 桥梁

生涯方向的探索,更要在大三 “从模糊走向清晰”。很多同学至今仍在 “考研、就业、考公” 之间摇摆,其实迷茫不可怕,可怕的是回避探索。建议大家先做一次 “自我盘点”:用一张纸写下自己的兴趣点、擅长的技能、在意的职业价值(是追求稳定,还是渴望创新?是倾向与人协作,还是擅长独立研究?)。在此基础上,主动创造 “试错机会”:想就业的同学,利用寒暑假寻找实习,哪怕是基础岗位,也能帮你看清行业真实面貌,避免 “想当然” 的认知偏差;想考研的同学,尽早明确目标专业,了解院校招生政策,同时通过学长学姐摸清备考重点,避免盲目 “闭门造车”;对考公、出国等方向感兴趣的同学,要梳理清楚报考条件、申请流程,提前准备相关材料,做到 “心中有数”。

三、做好规划与心态调整,拒绝 “内耗” 稳前行

值得提醒的是,大三的 “能力储备” 需要跳出 “唯分数论”。除了学业成绩,用人单位和高校更看重你的 “综合素养”。比如沟通能力,不妨主动承担班级或社团的协调工作,在组织活动中学会倾听与表达;比如抗压能力,可以尝试参与学科竞赛,在高强度备赛中磨炼心态;比如实践能力,结合专业特色参与志愿服务或社会调研,让理论在现实中落地。我曾见过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同学,通过参与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,不仅提升了编程技能,更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需求对接,最终凭借项目经历获得了企业实习 offer。这些 “看不见的成长”,往往会成为你未来竞争中的 “加分项”。

最后想和大家说,大三的规划不必追求 “一步到位”,允许自己有调整的空间,但绝不能有 “拖延的借口”。也许你现在还不确定最终的方向,但只要开始行动 —— 哪怕是读完一本专业相关的书籍、参加一场行业讲座一位职场前辈聊聊 —— 就是在向目标靠近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作为你们的导员,我会一直是你们的 “后盾”:学业上有困惑,我们可以一起分析课程重点;规划上有迷茫,咱们可以坐下来梳理方向;遇到挫折时,随时能找到我聊聊心事。愿你们在大三这一年,既能沉下心打磨学业功底,也能抬起头看清前行方向,在沉淀与笃行中,为即将到来的大四及更远的未来,积蓄足够的力量。

 

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:张玉雪(2025年第8期第3篇,总第27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