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亲爱的同学们,你是否有这样的疑问:“大学辅导员到底算不算老师呢?”这些问题的背后,透露出的是对辅导员角色认知的多样性。作为正在经历辅导员工作七年之痒的“老司机”,我想告诉大家:辅导员怎么不算老师呢,我们绝对是你们“隐藏版”的宝藏老师!我们用满满的热情,在爱与责任的道路上一路生花!
一、辅导员的“琐碎”与“无奈”
学风建设、查课查寝、点名签到、信息汇总、主题班会、评奖评优、谈心谈话、心理辅导、入学教育、就业指导……,其实辅导员的工作远不止这些,还有很多突如其来的行政事务和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。我们是“晚自习小分队”、“查寝小能手”、“值班小精英”,正是一晚晚的付出,一间间的寝室走访,一次次的随时待命,默默地守护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。
现如今,打开各大社交媒体,大家经常能看到以下各种吐槽:“辅导员真烦人,请个假还得家长打电话!”“辅导员真能折腾,放个假还得填一堆离校手续。”“辅导员真闲,天天查旷课,没事做了吗?”……这些看似无心的抱怨,其实都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误解。很多时候,我们的心里都会上演“自我反思大戏”:“我是不是太凶了,会不会伤到他们的自尊心?”“这次是不是真的有急事?”“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?”
其实,从成为辅导员的那一刻起,对学生的关爱与包容就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工作细节中。我们曾经也充满激情,也曾经挥斥方遒,我们也不愿意当扫兴的辅导员。但是学生的成长道路需要领航人,我们需要成为学生安全的守门人。
二、辅导员的“平凡”与“伟大”
我们每天的工作从7:30的晨读开始,到22:30的宿舍巡视结束。到宿舍抓旷课学生,到教室查手机入袋,记录学生各方面的状态,反馈给家长,给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做情绪疏导……每天都是充实的,看着他们,就像看着曾经的自己。
辅导员这个角色,既是知心的大姐姐,也是语重心长的长辈。我们是家校之间的桥梁,是学生们心灵上的依赖,从学生的角度出发,理解他们。尤其是为人父母后,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去关心爱护他们,求的不是感谢而是一种祈愿,希望学生们都能不留遗憾的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辅导员的“双面”人生,既充满了挑战与艰辛,又洋溢着温馨与感动。我们用青春和汗水,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梦想;我们用行动与坚守,诠释着爱与责任的真谛。平凡的辅导员岗位,展现了非凡的力量,爱与责任始终并肩同行,为学生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。
三、辅导员的“坚守”与“付出”
还记得第一个惹你生气的学生吗?还记得第一个让你感动的学生吗?还记得那个讨厌你的学生吗?是否曾经因为学生的负面评价,或者是不理解的做法而伤心、失望和难过。繁杂重复的工作,是枯燥的,之所以能一直坚持不觉疲惫厌倦,是因为真的热爱。
我们或许不是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专业教师,但随堂听课的课时数量远超标准;我们或许不是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科研达人,但我们手中的数据报表,却是我们辛勤工作的铁证。有人叫我们“万金油”,还有人戏称我们为“24小时在线客服”,但其实,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成为无所不能的“六边形战士”,用满满的爱与责任,为学生们撑起一片天!
7年风雨路,工作中的每一天都在成长,在慌乱中吸取教训,在忙碌中积累经验,在迷茫中寻找希望。我选择了我喜欢的职业,正是因为这份直达初心的选择,我所有的坚守都只因为刚好遇见你们。
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:刘珊珊(2025年第4期第3篇,总第23期)